半岛·体育“孙老师,您线日,在四川省大凉山深处的普格县中学,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在结束1年支教工作后,安徽师范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孙悦遵守当初的约定,再度踏上从安徽芜湖开往四川凉山的列车,看望曾经的学生。跨越2000多公里半岛·体育bob官方网,彝族孩子们想念的“小孙老师”重新站上讲堂。
从长江之畔到雪域高原,20多年来,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一届届西部计划志愿者用青春热忱接力续写报效祖国、扎根西部的青春答卷。
2022年8月,当孙悦和支教团小伙伴踏入被群山环抱的普格县中学的校园时,眼前的场景还是超出了预想:多媒体教室与塑胶跑道展现着现代教育的轮廓,但蜿蜒的山路仍诉说着西部的现实。有的学生需要跋涉两小时求学,最近的快递点也在20分钟车程之外。这是大山教给孙悦的第一课。
面对初中毕业班教学重任,这名跨专业的英语老师经历了艰难转型。她铆足劲讲授知识点,但课堂却越来越沉闷。为了让课堂更有活力,她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在她所带的班级里,成绩最好的一个班升学率达92%。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一届届研支团的接续努力。2019年,付鑫飞作为安徽师范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前往普格县中学支教。在最后一节班会上,看到学生留言“我想去安徽上大学”时,付鑫飞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唤醒他们的希望。研究生毕业后,付鑫飞毅然选择回到西部,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梨华校区美术老师。
山海有情半岛·体育bob官方网,青春无悔半岛·体育bob官方网。安徽师范大学连续13年招募163名研支团志愿者,接力服务四川、西藏等西部地区教育事业。此外,他们先后打造“温情安师大”暖冬助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受到地方政府、学校和干部群众广泛好评。
研究生支教团只是安徽师范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群体的一个缩影。自2003年启动西部计划以来,这所高校已连续23年接力输送611名青年志愿者奔赴中西部16个省区。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的苍茫戈壁间,西部计划志愿者解佳慧正用自己的双手续写兵团人的“绿色”传奇。这名安徽姑娘2023年从安徽师范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目前服务于北屯市教育局,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扛起铁锹加入兵团延续半个世纪的“植树大军”。曾因铁锹磨出血泡哭鼻子的她,已能熟练辨别20种固沙植物的特性。她说:“来到西部,想做更多的事情,这是兵团精神给予我的宝贵财富。”
与初入西部的解佳慧相比,安徽师范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生陈燕则用10年光阴完成了从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新疆女儿”的身份蜕变。
2013年,陈燕毅然踏上西行列车。在北屯市,呛人的沙尘暴让她初次见识到边疆气候。更大的考验则来自专业跨界——陌生的经济岗位、临时接手的核心业务,连梦里都充斥着报表数字。不服输的她用30天时间学习各项政策,用专业能力赢得信任。后来她决定,扎根泽普县做人民公仆,如今已成为一名税务骨干。
同年,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的范亚菠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北屯市。从监测额尔齐斯河水质到参与城市规划,他见证了机场拔地而起、高铁划破戈壁的静寂……如今,范亚菠已成长为一名团干部,并在石河子安了家。
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舞蹈表演专业的邵敏选择了西藏。2015年暑假,读本科的她来到西藏进行短期支教。一名藏族女孩的问题击中了她:“老师,我能不能成为你这样的人?”望着酥油灯下渴望的眼神,邵敏忽然读懂了支教的意义——播种希望。扎根西部这一想法,也在她内心生了根、发了芽。
2017年,邵敏加入西部计划,再次来到西藏。这一次,她彻底爱上这片土地,服务期满后决定留在这里。2019年,邵敏通过留藏考试,并在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担任那曲市巴青县雅安镇帮琼囊村。
在村里的400多个日夜,邵敏曾裹着牦牛毯在零下30摄氏度的暴雪中巡山,也曾在牧民帐篷里用舞蹈动作比划着讲解惠民政策半岛·体育bob官方网,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现在,她在那曲市文旅局从事艺术指导与非遗保护工作。“我就是西部的女儿,我要把这里的文化继续守护好、传承好!”她说。
据了解半岛·体育bob官方网,23年来,安徽师范大学将西部计划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构建“专班专抓、压茬推进、闭合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从招募选拔到跟踪服务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同步打造“青春思政课”等平台,将志愿故事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树立青年榜样、延续志愿品牌,持续引导青年学生加入西部计划。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也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书写人生、创造历史。”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家平表示,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引领广大青年投身一线、扎根基层,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在服务群众中增长本领,在担当时代使命中实现理想,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青春动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